close

 image_book.jpg

 

以下博客來書局簡介

即便作者是鼎鼎大名的英代爾(intel)創辦人安迪葛洛夫,但《10倍速時代》卻不只是一本僅探討資訊產業的企管書而已,因為他為我們帶來一個放諸四海及各行各業皆準的重要經營觀念-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這個重要的觀念,解釋了許多企業由盛轉衰或由由小變大的原因何在。

簡單的說明一下何謂策略轉折點:我們知道轉折點是一條曲線停止朝特定方向彎曲而開始轉向另一方向彎曲的那一點。在企業經營中代表的,其實便是舊有經營環境消失,新的經營環境開始的時點。換言之,就是影響企業經營的各項要素產生巨大變化的時刻。變化也許會將企業向上攀升帶到另一個高點,也有可能讓企業一蹶不振。

但是,這並非像數學概念那麼簡單,即便是事後回顧,恐怕也很難指出在何時出現策略轉折點的。葛洛夫在書中提出,策略轉折點的開始通常是你覺得凡事都不對勁,過往習慣的做法突然都行不通的時候。換句話說,就是你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因此,通常你和你的公司會陷入混亂之中。而如何渡過這段混亂,就變成最重要的考驗。

葛洛夫以他所處的行業-電腦產業為例,以案例探討的方式,逐步說明在這行業中所發生過的情況,什麼力量改變了哪些環境,對哪些企業造成影響。並對造成策略轉折點的幾項“十倍速轉變“:競爭對手、科技、顧客、供應商、協力廠商、營運規範(行規)進行詳細的探討。當然,免不了的。葛洛夫以英代爾本身的案例-如何由一個以生產記憶體為主的公司轉形成為微處理器的霸主,闡釋企業如何面對有效面對策略轉折點的挑戰。另外書中提到另一個重要的觀念:重視報壞消息的人(書中用的名詞是“卡珊德拉“,希臘神話中的女預言家),因為他們常常是預告了策略轉折點的開始。不但企業要讓他們暢所預言,企業主管也要勇於報憂不報喜。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葛洛夫預示了網際網路的重要影響(本書1996年出版)。以英代爾而言,甚至在組織原有的三項最高經營策略之外加上了第四項“促進與網際網路連結的“。之後他於1999年在德國的一場演講,更說出了另一句名言「五年之後將不會有網路公司這個名詞,因為所有的公司都將會變成網路公司,否則就被淘汰」。無論你對安迪葛洛夫的估計是否認同,但他的意見是不容忽視的。(文/李全興)

 


這本書,仍然是在圖書館不小心看到,但這次沒站著看完^^,

選擇借回家裡面看,這本書出版於1996年距今已過13年,

對於書中的變革,相對於現在的我們,可能都會自然的覺得沒有什麼,

或許當初MAC早個幾步,比爾蓋茲可能連百大都沒有了更別論首富,

就如同書名,10倍速的時代,不是10倍速成功,就是10倍速失敗,

而書中所談到「只要把自己丟進殘酷的現實世界,我們的判斷力和直覺

就會迅速再度磨利。」這句話跟之前管理老師談到的概念化能力似乎是有關係的,

不過,平時培養跟在戰時擠出來的能力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而當中也提到一點"雞蛋放到同個籃子裡,並看好那個籃子",這跟我們傳統的投機原則不太一樣。

而這本書當中也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策略轉折點",

就像數學、物理當中的曲線變化的轉折點,一直以來既定模式、節奏、結構、手法、方式,

在於某些條件、環境變化下,不得不變化,而那個變化可能需要某些曾度的策略規劃,

而成功、失敗也在那當下以10倍速以上的差距展開,

即為"策略轉折點",然而這因素很多,其實就算是10幾年後的今日,

作者所提到的概念,仍然是持續在發生,包涵一項產業帶動另一產業的策略轉折,

ex:網路->行銷、通路 

不管怎樣都會出現輸贏家,也都在那策略轉折點上,

這本書,對於沒讀過資訊相關科系的,應該也ok,(應該~~!!)

因為很簡單的名詞也都會順帶解釋,(雖然我是資訊相關科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n流浪人生 的頭像
    Ron流浪人生

    戰鬥吧!我的筆記本人生RowBins~

    Ron流浪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